9 月 19 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 56 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覆盖电能、无线电、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领域,为新能源、高端制造、生态环保等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集中发布计量技术规范,彰显我国加速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的决心。
在新能源与交通领域,《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成为焦点。该规范明确直流电能从国家基准到工作器具的量值传递路径,规定 300Hz 纹波影响误差≤0.5%,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光伏并网等场景的计量溯源难题。“此前直流计量无统一标准,导致充电计费纠纷频发。” 业内专家指出,规范实施后将实现全国直流电能量值统一,保障贸易公平。
生物样本检测与医疗计量领域迎来标准化突破。本次发布的规范虽未直接披露生物样本检测细则,但延续了 GB/T 33839 等系列标准的技术路线,进一步明确生物检测仪器校准要求,为临床诊断、疫苗研发等提供精准测量依据。同时,无线电领域 5 项规范覆盖雷达、卫星通信设备校准,助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提质。
环境与安全领域的 10 项规范同样值得关注。《环氧乙烷气体检测仪校准规范》《在线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等,填补了工业扬尘监控、洁净车间检测的标准空白,为 “双碳” 目标落地提供量化支撑。数据显示,今年已发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173 项,较去年同期增长 73%,印证产业升级对先进测量技术的迫切需求。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 “测不了、测不准” 等痛点,加快新型计量规范研制,推动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测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