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单位,即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是全球广泛采用的标准度量衡单位系统。它源自公制或米制,旧称“万国公制”,采用十进制进位系统,并在1960年由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并推荐各国采用。以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
- 长度:单位名称为“米”(meter,符号m),定义为当真空中光速c以m/s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来定义米。
- 质量:单位名称为“千克”(kilogram,符号kg),千克的定义是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³⁴J·s时的质量单位,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千克的定义在历史上曾有过变化,最初是基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但现已转向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
- 时间:单位名称为“秒”(second,符号s),秒的定义为当铯133原子位于海平面处于非扰动基态时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频率ΔνCs以Hz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9192631770倍来定义秒。
- 电流:单位名称为“安培”(ampere,符号A),定义为1s内(1/1.602176634)×10¹⁹个电子移动所产生的电流强度。
- 热力学温度:单位名称为“开尔文”(kelvin,符号K),用于表示绝对温度,其零点为绝对零度。
- 物质的量:单位名称为“摩尔”(mole,符号mol),定义为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²³)个基本单位。
- 发光强度:单位名称为“坎德拉”(candela,符号cd),用于衡量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此外,国际单位制还包括辅助单位和词头。辅助单位只有两个,纯系几何单位;词头则用于表示单位的大小,如kilo(千)、milli(毫)等。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而导出单位则是由基本单位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
总的来说,国际单位制是一个科学、统一和精确的度量衡系统,为全球的科技、工业、贸易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计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