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标准化知识 > 团体标准多维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团体标准多维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3-23
关键词: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行业创新,数字化转型,民生保障
在国家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团体标准作为市场驱动的创新型标准形态,正加速渗透至国民经济各领域,成为破解技术壁垒、激发市场活力、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近期,从特种设备安全到智慧餐饮创新,从数据要素流通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团体标准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大的引领作用,为产业转型与社会治理提供 “技术公约数”。


一、国家战略与行业实践:标准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特种设备领域的团体标准制定持续深化。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近期发布《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出厂检验规则》等 10 项团体标准,并就《压力容器监督检验细则》等开展意见征集,覆盖电梯、起重机械、低温绝热气瓶等细分领域,通过技术规范升级筑牢安全防线。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发布《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填补行业空白,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化、安全化方向迭代。这些标准的出台,既呼应了国家 “双碳” 战略与安全生产要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


二、新兴领域标准创新:数智化与特殊需求催生技术规范
数字化转型与特殊群体需求成为团体标准创新的重要方向。海淀区发布的全国首个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首次定义 “具身智能技术” 参数,规范 AI 设备在厨房场景的应用,推动餐饮行业智能化升级;华发集团参编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及《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构建数据资产化全流程标准,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此外,《无障碍产品术语》《无障碍产品评价通则》团体标准的启动编制,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需求,细化产品评价体系,为包容性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地方特色与产业升级:标准赋能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多地通过团体标准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建湖县东华纺织牵头制定《木棉纤维》《棉与木棉混纺本色纱》标准,推动纺织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山东省邹平市快速出台《铝质消毒房(通道)》团体标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与防疫需求结合;广西发布的《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数据库建设规程》,整合遥感、云计算技术,实现生态修复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这些案例表明,团体标准正从单一技术工具演变为区域产业协同的 “生态枢纽”。


四、社会服务与民生保障:标准守护 “舌尖安全” 与 “银发经济”
民生领域的团体标准创新持续涌现。北京发布国内首个《养老助餐服务企业经营规范》,从食谱管理到服务流程形成八大体系,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与营养需求;全国首个绿色商业保理团体标准在天津落地,为供应链金融绿色转型提供操作指南;生态环境修复、智慧厨房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则进一步拓展了标准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边界。


团体标准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正从 “政府主导” 向 “市场协同” 转型。未来,随着《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细化实施,企业、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将进一步深化,推动标准与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深度融合。从特种设备到智慧餐饮,从数据要素到无障碍环境,团体标准正以市场化、差异化的技术语言,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