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团体标准双线驱动 汽车与白酒产业迈向标准化升级

团体标准双线驱动 汽车与白酒产业迈向标准化升级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10-09
关键词:团体标准,汽车后市场,生态白酒,业态升级,绿色酿造
10 月以来,汽车与白酒两大传统产业迎来标准化建设关键节点。汽车后市场连锁业态分类标准完成修订,生态白酒标准同步落地实施,两项团体标准分别聚焦产业转型需求与绿色发展目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汽车后市场标准迭代,适配新能源转型浪潮

10 月 10 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修订的《汽车后市场连锁业态分类》(T/CCFAGS 029-2025)正式实施,标志着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与新能源转型实现精准对接。此次修订在传统业态基础上,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池维护、智能座舱升级、高压系统检修等 3 大类 12 项细分业态,明确将电池健康检测、BMS 系统校准等核心服务纳入分类管理。
标准的升级与新能源维修技术规范形成协同效应。尽管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能力技术要求》(JT/T 1548—2025)于 7 月实施,但 10 月进入关键落地期,其要求的高压系统绝缘检测需达 500Ω/V 标准值、电子健康档案包含 16 项核心字段等强制性条款,已同步融入新分类标准的服务评价体系。“以前新能源车主维修常遭遇‘无资质、乱报价’问题,新标准明确了业态门槛和服务范围。” 行业专家指出,两类标准衔接后,预计可使新能源汽车维修投诉率下降 40%。
针对智能化趋势,标准还新增 “数字化维修服务” 业态分类,要求从业机构配备远程诊断系统并具备 3 级故障预警能力,与广东省此前发布的《中高端汽车数字化维修保养服务工时定额标准》形成互补,构建起 “业态分类 - 技术规范 - 工时核算” 的完整标准链条。

生态白酒标准落地,划定绿色酿造硬指标

10 月 22 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生态白酒》(T/CBJ 2116-2025)团体标准正式生效,为长期模糊的 “生态白酒” 概念划定统一标尺。标准从生产全链路构建规范体系,在资源利用方面,明确冷却水、洗瓶水循环利用率均不低于 95%,固态酒糟综合利用率需达到 100%;污染控制环节,要求单位成品酒废水排放量不高于 4m³/kL,COD 产生量需符合 HJ/T 402 一级标准。
这一标准精准直击行业痛点。此前部分企业借 “生态” 概念炒作,却缺乏实质环保举措,而新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位于生态产区,厂区绿化覆盖率超 30%,水源水质需达地表水 Ⅱ 类以上,并需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生命周期评价。安徽迎驾贡酒等起草单位已率先适配,其酒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可实现年减排 CO₂ 1.2 万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至 98%。
中国酒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标准实施后将建立认证机制,未达标的产品不得使用 “生态白酒” 标识。业内预测,这将加速行业洗牌,预计 2026 年底前,中小酒企生态化改造覆盖率将达 60%,推动白酒行业从 “粗放生产” 向 “绿色酿造” 转型。

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与白酒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凸显 “问题导向、需求牵引” 的鲜明特征。汽车后市场标准聚焦新能源转型中的服务断层,生态白酒标准回应绿色消费升级需求,均通过量化指标与全链条规范,推动产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变。随着标准落地深化,两大传统产业将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在转型发展中抢占竞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