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安徽启动地方标准申报 构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安徽启动地方标准申报 构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4-26
关键词:安徽,地方标准,卫生健康,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安徽省 “十四五” 卫生健康规划,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 4 月 23 日正式启动 2025 年度地方标准申报工作,聚焦卫生健康领域基础性、通用性标准,以标准化改革赋能健康安徽建设。这一举措标志着安徽省在优化标准供给、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一、政策聚焦:三大领域引领标准升级

本次申报工作以 “科研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协同创新” 为核心,明确三大重点方向:


  1. 卫生健康基础标准:优先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医疗质量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研制。例如,合肥市拟申报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通过标准化流程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社区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 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将临床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省立医院申报的《肿瘤精准诊疗基因检测技术规范》,整合多中心研究数据,明确检测流程、质量控制和报告解读标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标准化应用。
  3. 产业协同创新: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亳州市中药产业集群申报的《中药材溯源管理规范》,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提升安徽中医药产业竞争力。

二、申报要求:严把质量关,强化全流程管理

为确保标准质量,安徽省建立 “立项严审、过程严控、实施严管” 的全周期管理机制:


  • 材料审核:申报材料需包含标准草案、学术论文、专利证明等 7 类文件,其中试验类标准需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例如,皖南医学院申报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检测技术标准》,需提交近三年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
  • 时间节点:5 月 20 日前完成材料提交,5 月 30 日前由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初审,6 月 30 日前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
  • 禁止范围:明确疾病诊断指南、职业病诊断标准等 5 类内容不得申报,避免重复建设和行政干预。例如,合肥市某医院申报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因涉及法定诊断事项被驳回。

三、创新机制:区域协同与国际接轨

安徽省以标准化改革推动 “双循环” 发展,探索三项创新举措:


  1. 长三角标准互认:联合沪苏浙制定《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规范》,统一流程、数据接口和服务标准,2025 年实现长三角区域医保服务 “一网通办”。
  2. 企业标准 “领跑者”:开展重点消费品标准比对,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例如,科大讯飞申报的《智能康复设备技术要求》,参考 ISO 13485 标准,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3. 数字化标准应用:推广 “标准 + 区块链” 模式,在疫苗冷链管理、电子病历共享等领域建立数字标准体系。省疾控中心申报的《疫苗全程追溯管理规范》,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接种信息实时上链,确保疫苗安全可溯。

四、政策意义:以标准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申报工作是安徽省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标准规范医疗行为,2024 年全省三级医院 CMI(病例组合指数)提升 12%,平均住院日缩短 0.8 天。
  • 促进技术创新:近三年卫生健康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6 项、国家标准 28 项,专利转化率从 35% 提升至 48%。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标准化流程整合医疗资源,县域内就诊率达 92%,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

五、企业建议:把握机遇,抢占标准制高点

  1. 聚焦重点领域:关注公共卫生、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方向,积极参与《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规范》等项目申报。
  2. 强化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如合肥医工医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申报的《创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3. 对接国际规则:研究欧盟 MDR、美国 FDA 等国际标准,推动产品认证与国际接轨,如安科生物的生长激素产品已通过 FDA 认证。


安徽省地方标准申报工作的启动,为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路线图”。通过标准引领、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安徽正以标准化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为全国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贡献 “安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