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 注册
中标政联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准起草 标准立项 标准参编 标准宣贯
首页 > 新闻资讯 >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标准化如何重塑地方特色经济?

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标准化如何重塑地方特色经济?

来源:中标政联
发布日期:2025-05-12
关键词:标准化,地方特色,团体标准

引言

一碗柳州螺蛳粉年销超200亿,一张新疆馕饼撬动全产业链升级——这些地方特色产业的逆袭,背后藏着同一把“金钥匙”:标准化。当传统技艺与现代标准碰撞,地方特色产业正从“小而散”迈向“精而强”。如何以标准化激活区域经济?本文为您揭秘!


一、痛点剖析:地方特色产业为何“特而不强”?

地方特色产业承载着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却常因三大短板陷入困境:

  1. 标准缺失:生产流程粗放、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口碑好但难出圈”;

  2. 链条断裂:上下游缺乏协同,产业链脆弱易断;

  3. 人才匮乏:传统经验难以对接现代管理体系,创新后劲不足。

症结根源:忽视标准化建设,导致产业“野蛮生长”,最终退化为低端同质化竞争。


二、他山之石:6大标准化成功密码

从螺蛳粉到新疆馕,地方特色产业转型标杆的共性经验:

✅ 全链布局:构建覆盖种植、加工、物流、营销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如柳州螺蛳粉制定145项标准);
✅ 标准先行:用先进标准倒逼工艺升级(新疆馕产业通过标准化实现日产300万个的工业化转型);
✅ 动态适配:标准体系与科技、市场同步迭代,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品牌赋能:以标准筑牢品质底线,打造地域公共品牌(如“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保护);
✅ 政企协同:政府引导+协会推动+企业落地,形成标准实施闭环;
✅ 人才筑基:培育“懂产业+通标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破局之道:4步构建标准化生态圈

1. 体系构建:绘制产业标准蓝图

  • 方法:依据GB/T13016搭建标准体系框架,涵盖国标、行标、地标及团标;

  • 案例:某茶叶产区通过梳理521项标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标准化管理。

2. 需求导向:加快标准研制步伐

  • 政府侧:针对特色工艺、非遗技艺制定地方标准(如云南普洱茶加工规范);

  • 市场侧:鼓励协会制定团体标准,填补新技术、新业态空白。

3. 落地攻坚:让标准“活起来”

  • 场景化培训:在产业园区开展“标准实训营”;

  • 标杆示范:遴选龙头企业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

  • 政策激励:将标准实施纳入财政补贴、认证评价体系。

4. 人才孵化:培育“标准工匠”

  • 校企合作:开设“标准化+特色产业”定制课程;

  • 专家下沉:组建标准化服务团驻点帮扶;

  • 国际视野:组织从业人员参与ISO等国际标准研讨。


结语
标准化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产业升级的阶梯。当地方特色产业插上标准化的翅膀,传统技艺方能突破地域边界,在全球化市场中焕发新生。

#地方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业交流参考。部分案例数据来源于网络